打卡ANA The Room兼NH107报告,心情复杂

SFO-HND只有NH107是午夜起飞早上落地(适合在飞机上睡觉倒时差),又兼早早听闻ANA The Room的大名,所以决定打一次卡,毕竟飞了几十次Polaris也有些审美疲劳;但真的体验之后,却发现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购票:从UA官网出票UA航班号的B舱后,打客服电话要求改成NH的Native Flight Number,随后Apply PlusPoint进入waitlist等待升舱。起飞前两周waitlist clear,升舱成功。

乘机:NH107没有正餐,只有落地前一个早餐,选了和食,卖相比UA稍微精致点,味道和UA同样的不怎么样。备品也很简单,拖鞋很薄质感不好,没有给眼罩我很震惊。空姐基本英语是日本人普通水平,需要指手画脚沟通,有点好笑。

硬件:刚上飞机的时候,我完全被The Room惊艳到,毕竟座位宽,空间充裕,屏幕大且分辨率高,还有和公共空间的硬分隔,这些优点一眼就能看到。特意选座倒骑驴,想要体验独特的座位设置。结论是,除了起飞和降落有一些奇妙的反向牵引,平飞阶段完全分不出区别。

我从登机一直到坐下都像没见过的小孩一样兴奋不已,但接下来则是高开低走,一点一点发现The Room的缺点

  1. The Room的座位很硬,就算坐着都不太舒服,更别说睡觉了。NH应该是知道这件事儿,所以还特意给了一个 Mattress pads。但就算用了pad,睡觉也并不算舒服,在这里要cue回Polaris给的Mattress pad真的高质量
  2. The Room的空间看起来大,但实际上并不。因为其独特设计,在The Room里必须要利用勾股定律沿着三角形的斜边睡觉,本人身高169基本是霍比特人本人,睡下后居然能头脚同时触边;Polaris则完全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3. The Room缺乏存储空间,随身的东西不得不放在台面上,一直担心掉落。虽然Polaris在储物方面做的也不算领先,但至少有个放心的小柜能收纳充电器褪黑素和卡包耳机等等。
  4. The Room的隐私体验并不好。虽然The Room可以用分隔建立和公共空间区隔的个人小空间,但是这个分隔在起飞降落的时候是不能合上的,这个时候The Room和公共空间的联通程度简直令人汗颜,需要很努力避免旁边的人目光接触。Polaris没有这样的分隔来完全创造出个人空间,但是在座位上坐下时的隐私感受是能保持全程的

总而言之,这次行程后我意识到The Room对于飞行时关注睡眠体验的本人而言,实际上远不如Polaris。大家(包括我自己)平时经常耻笑美联航的服务和餐食,但有一说一,UA的这一代公务舱产品硬件还是非常能打的。今年继续好好飞Polaris,努力保GS。

7 个赞

UA是:poop:
ANA上去就睡,感觉良好

所以还是去隔壁抢一下友商35k的J/F :yaoming:

我上次去程NH 7 返程 NH108
NH 7的体验明显好很多

存储空间应该再怎么样也没有JAL 77w离谱吧:joy:那简直就是一个无处安放 日本这俩航司坐着坐着就祛魅了 奈何人家availability好

UA Polaris光座位还是可以的

为了PQP?

UA也窄
睡觉舒服我觉得还是2-2-2大通铺最舒服,虽然隐私的确差

NH越飞越觉得垃圾,JL越飞越觉得精致

不仅起落不能合上,你甚至可以在关上后透过缝隙和旁边的人深情对视
JL 35k从各方面舒适度都比The Room好多了

1 个赞

再次印证了身高公式:
破五减四
少五归零
泥潭其他吹room的都好矮

2 个赞

睡个觉还勾股定理…

图片

这么紧凑吗,我190+是不是可以考虑换航司了

还好抢到的是35k

对不起,UA一生黑无脑黑,ANA万岁,JAL万岁。

UA太冷了 睡觉空调开那么冷不舒服 :yaoming:

大陆航司空调温度高睡觉更不舒服 :yaoming:

这里是跟NH比较 大陆航司狗都不坐 :yaoming:

日本航司餐食就是中看不中吃,虽然精致但是味道很淡很一般
头等好点但也就那样

1 个赞

我觉得中规中矩,
和食给的确实不咋地。 体验一次后以后就都吃西餐了

QSuite 带门正反交错布局发布8年之后依然还是大部分人公认世界第一商务舱产品,可见当年Al Baker对商务舱产品是有多深入的理解。The Room挑战这个位置现在看来显然是失败了,产品bug实在是太多了。 :money_mouth_face:

ANA那个我觉得不配叫mattress pad :yaoming: 薄薄的一层聊胜于无,叫mattress sheet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