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坛友被PIP了,水一贴写一下我之前被PIP的经验。
多年以前,我还是职场小白一枚,当时需要做一个本应进入maintainence mode的项目的一个复杂feature,但是印度小哥TL一直拖着不给我review,导致我的代码越积越大,一直无法提交。但是这位印度小哥人又不错,每次有问题都放下手中的活跟我一起debug,直到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还是拖着不给我review代码。其实,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他不是有意搞我,只是认为我这个项目太扯淡了,提交后impact约等于无,但是对目前这个稳定的项目带来的风险却很大。
大约过了可能半年左右,manager找我说你被放入了dev list,说你满足不了初级码农的要求,要搞一个focus plan。这个manager就是我到现在也是及其讨厌的类型,平时1on1,每次都是没有feedback,说你做的很好,然后突然就说要PIP你。当时心情挺郁闷的,但是我有个free night要到期了,还是跟老婆周末去三番的Fairmount住了一晚,玩了一天。果然不愧是第一家Fairmount,真的老,以后不会再去了。
回来之后,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吃不了这碗饭,但是也没耽误我开始搞FLMA。找了个心理医生开始装有心理疾病,说自己有压力大,需要开证明休假,顺利拿到了6周假,我还觉得不够用,想延长到3个月。这里其实等到期了,还是可以继续续的。然后就开始全职刷题,其间还是有拿一些工资,具体记不清了,体感好像没比正常工资少很多。
这个时候我碰巧读到了《刻意练习》这本书,这个书我后来再回头看的时候感觉确实没啥趣味性,但是当时读的时候对我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就在前三周的刷题时间内,我按着书里的理论,反复练习自己薄弱的类型,放弃了因为不安而关注刷题数量的做法,居然起到了十分惊人的效果,有一种任督二脉被打通的通常感。后来也拿到了好几个offer,挑了一个干。这个时候让我充分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同样是刷题,方法不同起到的作用竟差距如此之大,这也是《刻意练习》这本书强调的思想,要用“正确的方法”不停地练习。
后来我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我感觉我确实有一些小白的问题,没有觉察出项目本身的坑爹之处,没有早早想到要换组这个事情。但是更重要的反思是,不要因为被PIP而怀疑自己,相信自己非常重要,你跟manager中肯定有一个傻逼,但是你要坚信绝对不是你。很多事情是靠自信完成的,因为天花板就这么高,大家能力没差很大。合理利用FMLA带薪刷题,不要客气,不要有负担,这都是你应得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