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一篇个人对“留美or回国”的思考,发现越写越长,不知道如何收尾,干脆先发其中一段,感兴趣的可以探讨或轻拍
留美和回国,也可以说是,“在有选择的前提下,选择美国梦还是中国梦” 的问题。从Nassim Taleb (塔勒布)的 “风险概率赔率” 思考框架分析和描述美国梦和中国梦,我觉得大概是:
美国梦:由于美国社会结构是纺锤型的,中间阶级占多数,这使得普通人(包括移民)跌落底层的概率较小,而有较大的概率能获得在美国中等甚至偏上的生活水平。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我发现有一个工人朴素而精准地描述了美国梦:有一座好房子,有能力送小孩上大学,可以得到他人基本的尊重。他这短短几句话把“物质生活、社会认同、后代成长” 这几个要素都囊括在内了。
中国梦:从常识出发,中国梦肯定也离不开 “物质生活、社会认同、后代成长” 这几个要素。和美国的主要区别在于,天朝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型的,底层多,越往上能容纳的人比例就越少(由于人口基数太大,这个可能是违背日常感受的)。能拿10万年收入就可以超过大部分人,有护照的也不过2亿人。因此对大部分海归来说,不管你承不承认,你回国就已经是金字塔的上层。
由于居民收入占 GDP 比例不高,从短期来看天朝的金字塔结构难以有大的改变。例如你海归进入985教授群体,那已经处于金字塔很高的位置了,基本上也就到头了(除非你成为校领导、院士、或科普明星,否则再好的 title 也很难出圈);而例如初创公司的年轻人群体,那不确定性就很大了,有小概率可能公司上市直接财务自由,也有不小的概率这个公司不行了只能处于不停换工作的过程中。对绝大部分海归来说,只要不拿自己的职业和财富去过分冒险,在物质生活和社会认同方面都不会差、就剩下一个后代和教育的问题——这也就是目前最热门的“内卷话题”之一,讨论已经很多,但其实很多人还是有一些误解,比如“京沪上好大学容易”,但其实京沪的教育资源极化非常严重,竞争激烈程度是很高的。话题太大不展开,如果比较重视小孩教育的需要多做功课。
扯得有点多,简单说就是:在美国有更多的生活和工作选择、同时做选择时受到的限制更少,作为老中没什么阶级突变的风险;回国可以有更高的起点,在某些行业可以有更好的机遇,但除了直辖市和发达地区省会等强二线城市,去其他城市可能会感受到较大的文明落差。
注:这里是关于“个人发展”方面的一个视角。生活、消费等不谈;至于两国间国情的不同、法律体系不同导致的其他在“风险”框架下导致的差异,想想还是暂时不写了。
7 个赞
哪怕在北京没有户口和房子问题也会感受到很大的落差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近 需要帮忙时却躲的很远 上不了外网说话还要处处小心 如果薪资接近 除了所谓的家乡情怀个人真的不觉得国内相比之下有太多留恋
3 个赞
vczh
2021 年5 月 11 日 18:35
8
中国阶级下跌太容易了,在国内我混的是比我爸在我那么大的时候差远了。我妈像比我还年轻的时候,穿衣服按人民币算,都比我现在穿的还要贵。我妈用过的包,我现在都不敢给老婆买。想想人民币这30年通胀的那么厉害。
可惜在我懂事的时候我家就不太行了,没有体验过挥霍的感觉。不过这也不是坏事,由奢入俭难,没过过好日子,就不觉得差的日子差了
再想想爷爷当年的回忆录,不禁感叹从清朝末年开始,我们家一代比一代烂。现在我来了美国,总算是止跌了,不然靠着码农微薄的工资在北京继续混下去,不得了。
3 个赞
这个框架有点复杂,推荐先看下这个笔记,整理得很不错。感兴趣可以再探讨。
tasdf
2021 年5 月 11 日 18:45
11
流量贴又来了!
我还是那句话,没有5000万,回国你不内卷你孩子也要去内卷。
然而有了5000万,还有什么必要呆在中国呢?
1 个赞
vczh
2021 年5 月 11 日 18:46
12
毕竟那都是我很小的时候的事情了,本来我也没什么感觉的,直到有一天在知乎上刷奢侈品帖子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些眼熟的东西,激发了幼儿园时期的记忆。
后来一问
domo
2021 年5 月 11 日 18:46
13
给个dp 国内教授很多外快比工资多 其中不少教授工资是外快的零头
1 个赞
真不是为了蹭流量,我已经把太直接涉及政治的内容略掉了。不过这个话题,难免的
tasdf
2021 年5 月 11 日 18:49
17
无非是靠压榨自己手下研究生嘛,懂得都懂,提前996,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还得帮导师收的在职研究生博士生之类的写论文,凑材料。
如果你是教授那当然利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1 个赞
我的理解是可以有更多的城市选择(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会差太多),同时转行的限制更少。另外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更强。
Mei
2021 年5 月 11 日 18:49
19
这比较看专业和机遇,都到位了的确可以做到外快远高于工资,不过现在国内当教授比以前难太多了
Mei
2021 年5 月 11 日 18:50
20
不是的,外快跟压榨手下研究生没啥关系,甚至可以因此申到更多经费造福手下学生。当然也有靠压榨学生的教授,那种人不值一提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