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感到迷茫

现在在申请phd,有一个兴趣很符合的lab,很害怕没法去这个。但是感觉自己水平一般,经常有些有意思的idea,但是实际做project进展缓慢。也不确定现在导师觉得我怎么样,怕推荐信不够strong。

感觉周围的人都很厉害,有些害怕失败。这恰好又成了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一部分,为了减少认知失调,行为上的拖延只会让自己离目标原来越远,除非能改变信念。请问大家都怎么给自己信念和信心的?

1 个赞

Phd不读也罢

大多数 的 人 的人生都是失败的吧。。。再失败中 寻找妥协 和平衡

2 个赞

没有坚定意志赌博读博的话,先改变一下信念去干点别的,过几年再回来读好不好?

1 个赞

我在想的可能是自己会失败的忧虑,容易让我不敢/不愿意去尝试

申请PhD的时候,永远只去一个你能找到backup PI的学校,所以我建议你不论什么情况都要找备选。

放心,本科比你混得还惨的人都能申请到PhD,你有实际做项目的经验+未来做什么的想法那还怕什么,我当年去PhD的时候也就只有打杂+转码的经验,走一步看一步最后也活下来了。

建议看看比你菜的candidate树立信心,我保证这很好找。

因为焦虑拖延症的话建议可以靠着默念it is what it is来忘记焦虑专注当下,干完申请材料就放假。当然也可以化身ddl战神,当年我靠着一个thanksgiving break从零开始干完15份PhD申请,没有ddl是绝对做不到的 :troll:

6 个赞

是不是应该投搬砖分类 :yaoming:

对于每个申请/在读PhD的人,这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我对于这种心理的拖延和逃避是这样解剖的:如果我全力以赴的努力,但是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成绩/收到想要的offer,那不是就证明我自己就是最大的问题?反之,如果我没有付出十分的努力,我就有更多的借口来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我没有用出自己的全部功力,我只是没有其他人勤奋,我其实也没有特别想要这份PhD…有了这些客观原因,我似乎就可以更安心的承受那个未知的结果,心理的焦虑也会慢慢散去,给与自己饮鸠止渴的安逸感。

只有当你正面面对这样的看法,你才有让自己不被这种谬论说服的能力和勇气。我举一些我经常在脑海中辩驳自己的观点吧,从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开始

  • we only live once, no risk no rewards: 为什么我非常想要自己成功?因为我希望我的人生精彩一点, 我希望自己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没有辜负父母对我的付出。就算是一点点可能能够做成大事,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我也没有理由不去争取。成为强者,就是要披荆斩棘,这就是我选择的道路,我没有理由退缩。
  •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哪个强者是一直一帆风顺的,哪怕他叫爱因斯坦。与此相反,失败是能够让人最快速成长,收获最多的经历。在前几年克服对一些挫折的心理障碍之后,这点现在对我的共鸣很深。
  • 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大家都是读Phd的学生,没有什么三六九等。最大的variance是接触的经历/资源/努力,而不是自身的能力。我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认为自己不如从xxx来的xxx。只要大家拿到的都是同一份offer,我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不如其他在读的学生。You have to prove me wrong, and until then I am going to work hard to not let it happen.
  • 没有老师expect一个什么都会的student收来作PhD,that’s not the point of the program,只要你肯努力,学习能力快,这就足够了。相比于妄称自己什么都了解的学生,老师反而希望看到学生知道自己知识的边界,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积极的去学习它们。
3 个赞

感谢感谢,感觉很有帮助! :mobaidalao:

谢谢你,感觉是很有效的办法,有了很多去努力的动力。真的是要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mobaidalao:现在就继续写sop

跟我现在一样,非常迷茫。前段时间phd面试,教授问我,你读phd的动力是什么,我就突然就答不上来了,脑海一片空白。说真的想读phd真的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又不想回国。

:jingya:这么早就面试,我申的program都12月中due。之前和一些教授聊感觉motivation还是挺重要的

上个月套完就直接跟我约的zoom,说背景啥的都没问题,但是就是说让我好好想想motivation是什么。感觉希望不大了

我最近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想“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虽说有就业的现实原因,但是具体为什么选这个specific area

没事 你博士毕业 说不定也是这感觉

感觉 人生都是hard 模式 有的人都很顺

有的人 逆风 的不行

自己能做的真的很有限· 只能说都是命

2 个赞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从教授的效益角度来说都不喜欢花funding让学生耗费几年去探索自己想做的方向,除非系里一直有钱让学生当instructor。

最理想的研究生是已经打磨好了的来了直接当牛马上课题的人。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