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事儿💦】一点小感悟:系统性偏见的微妙存在

昨晚下水道堵了,今天修理工大叔上门修理。听我描述完情况后,大叔开口问我是不是往下水道倒了米饭或者面条。我立刻意识到这句话里可能带着某种“偏见”,但我还是礼貌地回答,多半是一些水果皮堵住了。

大叔没再多说,盘腿坐在水管前,熟练地拆卸检查。打开下水道后,堵塞物显然是一些纤维状的东西。大叔随即又问:“是不是韩式泡菜kimchi?”第二次“亚裔偏见”让我有些无奈,但我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回答:“不是,就是土豆皮。”原来土豆皮也会堵住下水道,长见识了。

大叔检查后表示,可能是垃圾处理器的刀片钝了,建议我下次多用些冰块来磨利刀片。最终,大叔顺利解决了问题。

因为家里之前坏过不少东西,都是这位大叔来修,所以也算是老熟人了。他临走前还特意问我之前修过的东西现在用得如何,甚至提醒我家餐厅的灯有个滑动按钮可以调节亮度——他说有些住户不知道这个设计,还曾以为灯坏了。

送走大叔后,我陷入了沉思。今天这位大叔的几次发言,严格来说踩了三次“雷”:两次是关于亚裔饮食习惯的推测,一次是关于我可能不了解自己家灯具设计的假设。但换个角度想,他的出发点其实都是善意的:他试图通过自己对“亚裔生活方式”的理解来拉近与我的距离,试图帮助我更好地使用家里的设备。

如果换个角色,我站在大叔的角度,或许也会提醒亚裔住户不要把米饭或面条倒进下水道,因为这是常见的堵塞原因。这种看似“出于好心”的交流,往往夹杂着刻板印象,让人感到不适,却很难说有明确的恶意。

即使是我自己,遇到一些来自其他族裔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会下意识地尝试聊一些自以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这些话题的选择,往往也是基于某种刻板印象。比如遇到某个意大利朋友,我可能会聊当地的特色饮食。这种交流的初衷是友好,是想要拉近距离,但本质上,这同样可以被称作是系统性偏见。

或许,这就是系统性偏见最微妙也最难摆脱的地方——它可能源自关心,带着试图沟通的善意,却因为无意识地触及了一些刻板印象,让少数群体感到格外敏感和不适。

13 个赞

确实,有亚裔在纽约地铁被打的时候大概率想到那个

3 个赞

有没有可能是故意的
劳模上门从来都是问是不是leftover不问什么东西

2 个赞

会不会因为他们不会讲英语? // 来自我的系统性偏见。

把大叔当成一个模型,他的预测基于他见过的DP,只是刚好lz是outlier,所以他对lz的预测不准确而已,可能overfit了。

我对着意大利人,也是聊美食,咖啡,etc。

4 个赞

以前我公寓还发邮件提醒不要倒pasta, rice, or bread到disposal里,欧亚美全覆盖 :joy:

11 个赞

看了这个我才想起来以前也是清理堵住的下水道,会提醒我不要倒米饭和茶叶。然而那个时候正在keto diet根本不吃米饭。不过并没有多想。现在想来其实我们都是亚裔的outlier,毕竟十有八九是真的倒米饭面条,家里媳妇以前就天天往sink里倒螺蛳粉…

然而这事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没觉得有被冒犯到,感觉microaggression和systemetic bias是近几年才被发明出来的,有种明明我没有被冒犯到但是我被教我应该被冒犯到。结果我反而对这种教我应该被冒犯到的行为冒犯到了。

8 个赞

我也堵过土豆皮,用drano就可以解决

1 个赞

个人理解,虽然有点暴论。。多多使用刻板印象其实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yaoming:
毕竟楼上也说了

是对的。

出门在外何必活的那么累。跟人聊天讲话还得小心翼翼的哄着?开启话题前还得给搞一个全套的调查问卷/run一个comprehensive的background check嘛。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的事情太多了,没必要白白给自己增加心智负担。

11 个赞

啊米饭和面条不能倒disposal的吗?我倒了七八年为啥没堵过?

1 个赞

你也反过来刻板印象他呗

:yaoming:我觉得这只是加快解决问题速度的手段,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偏见

3 个赞

To be offended is a choice we make

3 个赞

(先把华川粉的帽子戴上我再来发表以下言论)

民主党很喜欢把系统性偏见挂在嘴上。

好的服务就是能设身处地知道对方的需求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客户的问题。换句话说,为什么Waikiki的酒店里都要有会讲日本话的员工?

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地承认Asian的cooking habit就是跟“typical American”有些区别?

这种所谓的冒犯到就是要服务业一视同仁地忽视每一个人的特殊部分。

那如果是这样,凭什么大学入学又要把不同族裔的特殊性加入考量呢?

我对于一个不是我的族裔但却会特别问我吃不吃rice/kimchi的服务人员感到分外欣慰,因为ta在努力尝试迎合我的喜好。

2 个赞

说明大叔在思考,问比不问强

我觉得吧,咱们第一代移民一大优势就是成年或者三观都建立之后才来的美国,没有被这种系统性偏见长期的熏陶或者说groom过,不像abc从小就被这玩意折磨,一句“where are you really coming from"就要崩溃,咱们却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我来自神秘东方大国。

这里不是要downplay系统性偏见的存在或者其危害,读过一点这方面的书/在这里生活时间长点的都了解。但是很多情形,尤其对方并无恶意的情况下,比如楼主遇见的这事,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我们在米国的确是少数族裔没错,但是大可不必24X7的绷着那根minority的弦,理想的状态还是有主体民族的态度,但是也了解少数族裔的遭遇。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6 个赞

多年房东来告诉你,因为我们给出租房装的disposal都是大马力的 :joy: 一般人家里的都是1/4或者1/3马力的,我们出租房用的都是3/4或者1马力的。
如果是自家用的话可能你们自己的量没那么大吧,不会像租客一样什么都往里面倒

3 个赞

的确从来不大量倒。这玩意儿设计的时候应该也没想让人大量倒。

1 个赞

被歧视我觉得不能只cope,也要分清合适的界限,如果对方明显是来欺负你还不fight back,那他就会得寸进尺,特别是在美国这个macho culture很重的地方,一旦你示弱就会被当作软弱无能的人

1 个赞

租客才不管呢,啥都倒,所以房东大家都形成共识了,给上大马力的disposal,力大砖飞 :joy:

5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