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屋顶经验分享:瓦片选择,施工队选择,工序步骤,质量管理和注意事项

换屋顶经验分享:瓦片选择,施工队选择,工序步骤,质量管理和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 这篇文章只是分享一些个人经验,仅供参考。请在做决定前咨询专业人士。

全文手打不易,有错字别嫌弃。

前言

入潭两个月有余,有幸水到白金并且得到了很多真金白银的知识,为了回馈泥潭,决定把自己过去换屋顶所做的研究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如果能帮大家省到钱/选到靠谱的施工团队/找到合适的方案,也算是功德一件。

我家在去年(2024)夏天把整个房子的屋顶换了,屋顶面积大概是2800sqft(业内把 100sqft 叫 1 square,所以是28 squares)。起因是前年冬天屋顶和烟囱连接处有漏水现象,天花板渗水漏水,怀疑是flashing的原因,当时找人把连接处的flashing换了,结果没有根治,再找人看说这是他们见过装得最糟糕的flashing。自己爬上屋顶发现确实如此,用的caulking根本没有凝固,用手指就能抹掉,那人戏说like ice-cream。当时天气原因没法做,就先用一块防水布(tarp)盖住烟囱,等明年夏天再整。从前房东那里了解到当时的屋顶也有大概20+年了,了解了换屋顶的价格和换烟囱flashing的价格以后决定索性全换了,于是自己静下心来做研究,从屋顶材料选择,到安装工序步骤,还有怎么选和选什么样的contractors,最终活生生把自己搞成了除了不会动手什么都会的包工头lol。现实也是如此:在敲定了施工队以后,安装当天我请了PTO,全程监工,最终质量我觉得还算可以。

下文我会分成几个部分来详细讲解:

  1. 瓦片选择:不同品牌的瓦片优缺点对比,和不同类型的沥青瓦片以及特点。

  2. 施工队选择:如何筛选和评估施工队,签订合同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3. 工序步骤+质量管理: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从拆除旧屋顶到安装新屋顶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4. 注意事项:一些在换屋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小细节和经验分享。

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瓦片选择

注意: 本部分内容仅适用于瓦片屋顶,对于金属或其他材料类型的屋顶不适用,抱歉。

我会着重介绍沥青瓦片(asphalt shingles),后文简称shingles,这也是北美地区住宅房子最常用的屋顶。对其他材料类型,例如metal, wood shingles, concrete tiles以及其他更多,由于我做的研究不深,所以无法深入展开。在这些材料中间我曾经纠结过是否应该换成metal roofing,但最终还是决定stick to asphalt shingles。原因大概如下:

  1. 最主要原因:成本。我quote了大概8-10家,asphalt shingles的价格大概在1.5 - 3w之间,metal大概在3w - 5w+。shingles的使用年限宣称50年,实际20-30年;而metal使用年限是“永久”,实际上每10年需要补漆。metal的初始投入较高,后续也不是一劳永逸,依然需要维护,综合下来并没有更高的优势。

  2. 噪声(这个是我自己的猜想,没有实证)。metal理论上噪声会更大一些,本人对噪声比较敏感。

  3. 太阳能。我家并没有装太阳能板,如果有太阳能板的话金属屋顶有一个优势,那些板可以直接clip在金属屋顶上,而瓦片屋顶需要钻洞安装,后面我会提到屋顶质量管理最重要就是开孔越少越好。因为目前没有太阳能板并且身处阴雨连绵的PNW,太阳能板回本周期大概是17-20年,我以后也不太会考虑。但是如果你家有太阳能,金属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沥青瓦片类型

Shingle roofing大致分为3-Tab shingles, Architectural shingles和Premium (Luxury) shingles。目前3-Tab已经不常见了,最常用的应该是Architectural shingles,Premium shingles也是属于architectural的大类,但是瓦片更厚,外观更独特大气,安装也更耗人工,所以分开列举。

瓦片价格从低到高:3-Tab < Architectural < Premium

人工价格从低到高:3-Tab = Architectural < Premium

使用寿命从低到高:3-Tab < Architectural = Premium

从以上比较可以大概看出为什么architectural shingles是最常用的了,因为对买家而言性价比高。而且对熟练工而言安装速度说不定比3-Tab还快,所以卖家也会推崇。不过architectural shingles是一个大类,像买车一样有不同的系列,质量也千差万别,不同品牌各自都有对应的baseline, plus, pro和pro max版本。

沥青瓦片品牌

沥青瓦片的品牌很多,常见大牌的包括:GAF, Certainteed, Owens Corning, Malarkey, Atlas, IKO等。其中我对GAF, Certainteed, Owens Corning, Malarkey的研究较多,也会基于我在网上的研究和了解给出我的总结和见解,其他牌子我的研究不多,无法深入。

简单说一下结论:根据我在网上的研究(source: Google, Youtube,Reddit),我认为质量最好的应该是Malarkey。我最终选择的是Certainteed,并不是因为它是最好的,只是因为综合成本和质量下来它是我所quote下来性价比较高的。如果quote的价格相差不多,我会选择Malarkey。

关于SBS-modified:Malarkey的所有产品线,包括baseline,都是SBS-modified。沥青瓦片的材料大致可以想象成一张玻璃纤维纸上洒满了沥青芝麻,用各种复合材料粘结而成。所以下雨冲刷,洗屋顶,走路等都会对屋顶有磨损,磨损方式就是芝麻掉下来了lol(所以清洗gutter会看到这些颗粒)。而SBS-modified我的理解是在这些复合材料里面掺了橡胶,使得瓦片更有韧性,剪切强度更高,颗粒也比较不容易掉下来。一般品牌都会把SBS-modified做成独特的feature来upsell,而Malarkey所有都是SBS-modified。

关于impact resistance(IR):对扛冰雹伤害有用。class 3 / 4会被提及,对于不下冰雹的地区这个参数可以忽略。如果不impact resistant,大概砸多了会砸出洞来。

GAF

GAF的architectural shingles叫Timberline系列,产品线有:NS(基本不考虑,价格和HDZ一样,质量低一档),HDZ(baseline),UHDZ(plus),AS-II(pro)。他家的luxury shingles叫Grand Sequoia。其中AS-II是SBS-modified + class 4 IR.

特点:在Reddit上negative reviews较多,Reddit上的基本上是contractors比较多,DIY次之,被嫌弃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他家质量确实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大牌里的垫底。看Youtube测评他家基本中游以下,有up主在硬拉测试里面GAF就是垫底的。当然现实世界里大自然不会硬拉你家瓦片,所以这些测评也只是看个乐。他家的warranty is the best on paper,但网上很多说他家不会honor claims。另外他家在我这个地区的contractors是最多的,所以找到good deal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总结:如果价格不是它的优点,我不会优先选择。

Certainteed

Certainteed的architectural shingles产品线有:Landmark(baseline),Landmark pro(plus),Northgate ClimateFlex(plus),Landmark TL(pro)。他家的luxury shingles叫Presidential Shake和Grand Manor。 其中Northgate是SBS-modified + class 4 IR;Landmark和Landmark pro和Presidential shake是class 3 IR;Grand Manor是class 4 IR。

特点:性能还行,在Reddit上negative reviews也不少,但会比GAF少一些。测评里他家有高有低,很有意思。他家的warranty还行,也是有不会honor claims的评价。他家有个特点是瓦片是所有里最重的,意味着材料很多,所以哪怕粘结得不牢,芝麻要跑光也可能要花比其他瓦片更多的时间。

总结:属于中庸的选择,如果价格和其他(除Malarkey)一样我会选Certainteed。

Owens Corning

Owens Corning的architectural shingles产品线有:Oakridge(基本不考虑),Duration(baseline),Duration Designer(plus),Duration Flex(plus),Duration Max(pro)。他家的luxury shingles我不太了解。其中Duration Flex是SBS-modified + class 4 IR;Duration, Duration Designer, Duration Max是class 3 IR。

特点:也是有好有坏,在Reddit上风评两极分化,好的把它赞得天上有地下无,坏的踩得比GAF还差,也很有意思。他家有个特点是有个SureNail技术,据说让打钉子方便和牢靠很多,其他家也有效仿features但是做得没有他好。warranty基本看起GAF和Certainteed(毕竟都是竞争关系)。

总结:也是一个中庸选择,如果价格和其他(除Malarkey)一样我也会考虑Owens Corning。

Malarkey

Malarkey的architectural shingles产品线有:Highlander AR(baseline),Vista AR(plus),Legacy(pro)。他家的luxury shingles叫Windsor。所有产品线都是SBS-modified,其中Highlander AR是class 3 IR,其他都是class 4 IR。

特点:参数上来看是最superior的,在Reddit上好评也是最多的,不过有意思的是我在quote的contractors里面有一个人说“I’ll never install Malarkey at my house."他是Owens Corning的,他对GAF和Certainteed都没有什么意见,唯独diss了一下Malarkey。SBS-modified这个技术在其他家都是属于premium upsell,在他家是大白菜。

总结:如果价格都差不多的话,我会优先选Malarkey。

施工队选择

选好了shingles以后下一步就是选contractors了,因为屋顶的质量不仅跟原材料有关系,跟安装质量关系更大,甚至可以说选择合格的contractors比选择shingles更重要。

Certified contractor list

如果选合格的contractors?很多人会倾向于熟人推荐,这个其实YMMV,因为每个人的屋顶形状,坡度都不同,而且熟人有可能只是用那个roofer做过repair,而full roof replacement的资质要求是不一样的。shingle manufacturers的网站其实就有certified contractor list,这些contractors跟生产商合作,需要有一定资质,然后通过他们的考试,最后拿到一个合作伙伴的头衔,工程干得多就会升级。有没有爬职场梯子/泥潭会员信任等级的即视感?

在Google搜索XXX contractors(XXX是你选的shingles manufacturer)就能直达官网certified contract list。这里以GAF为例:Best Roofers Near Me | GAF Certified Roofing Contractors 列表里有很多contractors而且还有不同的头衔,GAF这里头衔等级分别是Certified, Master Elite和Presidential Club。而GAF的warranty又会根据头衔有不同的最高等级,具体可以看这个表:Roof Warranty Comparison Guide for GAF Shingles (点开Timberline shingles那个tab)。

Warranty

关于warranty:这里科普一下shingle warranty是怎么回事:warranty包括两种,一种是materials warranty,一种是worksmanship warranty。materials以上面GAF的为例:Limited warranty就是baseline,只保材料,前10年non-prorated,后X年prorated。然后上面一档就是你如果用了至少三种配套产品(ridge cap shingles, underlayment, leak barriers),并且再用了certified及以上的contractors,那就升级为System Plus warranty,non-prorated质保50年(实际寿命其实只有20-30年)。最高等级的是Golen Pledge warranty,需要用5种配套产品并且需要Master Elite及以上contractors,这个warranty不仅non-prorated质保,而且到时候的替换安装也是包含在内的;同时附带25年worksmanship warranty,worksmanship warranty就是负责因安装不当而产生的问题,例如没有按照厂家规定的方法,偷工减料等等。

举个materials warranty赔付的例子:假如你屋顶漏水了,发现是瓦片破了,把瓦片拆下来寄给生产商,他们检测发现是material defect,同意赔付,于是他们给你寄新的瓦片,根据你的warranty,你也许需要付安装费(System Plus及以下),也也许包括在内(Silver Pledge及以上)。

举个worksmanship warranty赔付的例子:假如你屋顶漏水了,发现安装不当,瓦片底下根本没装underlayment,于是联系contractors,他们同意重新安装那一部分。

再关于warranty: 说了这么多,warranty很重要吗?是也不是。worksmanship的保障范围是安装不当,但如果安装不当,基本5年以内就会出现问题;而如果安装得当,你不需要用到worksmanship。materials warranty则是另一种情况,需要证明是materials defect,很多时候质量问题可能是tear and wear + material defect的综合因素,这就给生产商一定的扯皮空间,它愿不愿意honor claims全凭良知。如果是很明显的materials defect(例如拆开包装shingles就光秃秃的/裂开了),这在安装时候contractors直接就给你换一包了(他们一般会多订2 squares的材料)。但是你说warranty不重要,这个毕竟是一个风险对冲和售后保障,毕竟花了这么多钱,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还要自己再掏钱修就真的很心塞。另外warranty有一次transfer机会,是个增加resale value的好东西。

扯远了,说回选施工队,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在certified contractor list里面找,但不必过于纠结资质等级,Master Elite当然好,但是quote也会略高一些。根据我跟那些contractors闲聊得知,他们要申请Golden Pledge warranty是要花个几百刀的,这个成本一般会bake in到你的quote里面。我最终选择的是Certainteeed的Master Elite equivalent contractor,但是没有要Golden Pledge equivalent warranty,最终要的是Silver Pledge equivalent(因为省钱lol),最后要求contractor登记了warranty,并收到了Certainteed给我寄来的纸质warranty。

选拔标准

找的过程还可以着重观察几点:1. contractors是否有合法执照(这个一般没有问题,否则生产商也基本不会跟他们合作);2. 查看执照是否有足够的bond和insurance;3. 各个平台的reviews。我在华州所以用的是Verify a Contractor, Tradesperson or Business 来看license,其他州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找。需要注意的是license里面也能看出很多门路来,例如注册的公司人数,如果是3人以下,基本判定他们是外包或者请的短工。我最终找的就是这样的公司,但这是因为我对自己监工的水平有信心lol,如果需要花钱买安心的建议找那些有salaried employment的公司,这样安装质量比较consistent with their reviews。

再之后就是货比三家了,我自己quote了8-10家(当然里面有好几个不同品牌的),我建议选定一个品牌以后至少quote 3家,你就会发现这个行业的水真的很深,价格千差万别。仔细甄别里面的猫腻,看看价格都包括了什么不包括什么。我的理解是,quote应该需要包括所有新的屋顶材料(shingles,underlayment,leak barrier)和人工(拆除现有材料和安装新的),这是最基本的。一般还包括现有其他结构(例如天窗,solar tube,ventilation pipe,烟囱,屋顶和外墙)的接缝的flashing重做,有些好心的还会给你喷个漆match shingle颜色。一般不包括的是替换天窗,替换烟囱,替换屋顶底下的木板(但是roofer会给你quote一个价格,一般是65到80刀一块板),木板替换取决于你屋顶有没有漏过水,木板是否腐烂,这个需要拆了现有的才知道。还有一个不包括的是如果你现有的屋顶有多层(例如前房东为了省事儿,以前直接在原有屋顶上铺一层新的瓦片,变成两层瓦片),这个也要加钱拆除。

总结:选contractors先从shingles website里面找certified contractors,然后一个个查执照,看看工龄+队伍人口组成,再之后quote比三家,做出最终合适的选择。

工序步骤及质量管理

上一部分有简单提及,一般quote会告诉你工序步骤。具体来说,工序步骤一般分为:

  1. 拆除现有材料

  2. 贴ice & water shields (leak barriers)

  3. 安装drip edges

  4. 铺underlayment

  5. 安装starter shingles

  6. 安装shingles

  7. 安装/更换flashing(with existing components)

  8. 安装ridge cap shingles

  9. 打扫卫生

我原本打算把工序步骤和质量管理分开两个部分,但后来发现还是合起来比较好,这样我在每个工序上可以着重提及我所知道的坑和如何追求细节上的质量把控,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拆除现有材料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本暴力铲除。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如果他们没有在你房子四周地上放垫子,一定要让他们放,这样可以更好地清理碎片和垃圾(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绿植里面还藏着一小片沥青碎片,以及地上突然发现的屋顶钉子)。还有就是留意他们不要弄坏你现有的结构(例如天窗之类)。铲完以后你就能看到底下的wood decking以及损坏情况,这个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哪些需要更换。

更换decking (if necessary)

一般木头房子屋顶结构部分是有木板的。木板有两种,OSB和CDX(可以自行Google)。OSB就是碎木合成的,CDX是薄板合成的(夹板),强度而言其实差不是很多(有人觉得OSB强度更高,有人觉得CDX整体性好),选择match你现有的decking是最好的。

另外说一句,decking在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全部更换,有时候有些现有木板会有黑黑的地方,为了多赚钱contractor可能会骗你说那个已经腐烂了,你让他们用锤子锤一下(合格的contractor会在安装shingles前用锤子敲击一遍decking确保强度),如果强度够的话是不需要更换的,黑色有可能是沥青(tar)染色染的,以前铺屋顶有的房子偷工减料不铺underlayment,沥青高温后会融化,背面就直接粘在decking上形成黑色印记。

贴ice & water shields

ice & water shields是一层防水(waterproof)材料(一般是黑色且有粘性的),合格的contractors会知道需要贴至少2寸的ice & water shields在以下的地方:

  1. eaves & rakes (eaves就是屋顶斜坡的最底端那一条边,水沿着屋顶斜坡流,最终流到gutter;rakes是屋顶斜坡的侧边)。可以看这个diagram

  2. valley(就是斜坡和斜坡的接合处,一般也是水流汇集的地方)

  3. 所有decking有洞的地方,例如烟囱,天窗,排气孔等。

这个防水层是非常必要的,防止decking腐烂的一层膜,贴的地方都是雨水量大或者雨水/冰雪能触及的位置。假如有contractors在quote阶段告诉你以上某些部分不需要贴或者需要加钱,可以认定他们对屋顶系统业务不精。寒冷地区需要比2寸更多,因为冬天结冰会形成ice dam,冰会以gutter为起点不断往上长,等融化以后水就会透过瓦片之间的缝侵入decking,如果没有ice & water shield,很有可能木板会因此被泡坏。

安装drip edges

Drip edges是一片有形状的金属flashing,横截面类似于希腊字母τ(尾部有个小勾勾用来泄水的)。Drip edge有一个分支叫gutter apron,形状跟普通drip edge略微不同,一般用在eaves(i.e.和gutter拼接的地方)。大概可以看这个图

。Drip edges会安装在eaves & rakes上,一般在rakes上安装drip edges,在eaves上安装gutter aprons,但是也有省事儿的全部都用drip edges,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大。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在于drip edge应该安装在贴ice & water shields之前还是之后,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这里贴一个Youtube video,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根据每个地方的code requirement不同,shingle manufacturer要求不同,处理方式会不一样。视频中给出的最佳方案其实是先贴一层ice & water shields,安装drip edge,然后再贴一层,双保险,同时满足所有code。如果只贴一层ice & water,我觉得ice & water在底下会比较好,原因是drip edge并不能完全抵挡水(狂风吹过上沿/冰雪融化),有ice & water作为最后防线保护decking对木结构是最安全的。

铺underlayment

Underlayment是一层抗水(water resistant)材料(一般有各种商标和型号图案),在wood decking上edge to edge全铺。这个材料不是完全防水的(有新型的是完全防水但是更贵),而是给瓦片兜底的,万一瓦片有洞,雨水进去瓦片后面还能被underlayment阻隔着,不至于泡烂木板和渗入attic,然后水会顺着坡度流到eaves被gutter收集。

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就是underlayment必须全覆盖所有wood decking,如果你看到有裸露出来的木头,请让他们用ice & water shields或underlayment覆盖好。

你也会看到这一步可能会跟drip edge平行施工,这个问题也不大。

安装starter shingles

Starter shingles是一种特殊的短一点的shingles,从eaves & rakes开始安装一圈,再在它们的基础上开始一排排安装普通shingles。有几个注意的点:

  1. Starter shingle不仅要安装在eaves上,也要安装在rakes上。可以看这张图。砖红色的是普通shingle,黑色带一条白色strip在底下的是starter shingle,可以看到在eaves和rakes上都必须铺。

  2. Starter shingle的钉子是不一样的,要比普通shingle的钉子短一点,目的是为了美观(因为starter shingles是在overhang上面,长钉会刺出来,站在屋檐往上看一个个钉子怪吓人的)。

  3. 挂壁contractors可能会为了省钱order普通shingles然后自己裁剪成starter shingles,这个是不行的,因为starter shingles独有的nailing area,裁剪后的普通shingles并没有这个东西,如果在非nailing area打钉子的话强度会不够。

安装shingles

这步就是屋顶安装的主菜了,一般4-5个工人会分工合作安装,有传瓦片的,有专门钉瓦片的,屋顶有可能也有一个小工头负责监视工程进度。需要注意的(或者事先要谈妥的)是shingles所需要的钉子数量,因为这个决定了安装的质量和结实程度。每一块shingle的minimum钉子数量是4个,最佳数量是6个。工人会在nail area(可以参考owens corning的SureNail技术)

打钉,你可以在此起彼伏的打钉声里头数数是否一片瓦片有4-6个钉子。

关于钉子:hot‐dipped galvanized steel是正确关键词。任何其他方式都是不对的(例如不是galvanized steel会生锈,或者像楼主前房东的屋顶,甚至是用订书机一样的钉子lol),而且会invalidate shingle warranty。

安装/更换flashing

在屋顶现有结构(烟囱,天窗,排气孔,boot pipe,etc)和瓦片结合处需要安装flashing,现有的在第一步拆除材料的时候应该已经铲掉了,contractors一般会重做。Flashing和瓦片/结构粘合处一般会用caulking,注意不能是silicon caulk,要用polyrethane。

安装ridge cap shingles

工人安装shingle是从下往上的,i.e. from eaves to ridge(屋脊),所以屋脊是最后要铺的地方,屋脊的shingle叫ridge cap shingles,可以自行Google。屋脊其实是attic ventilation的重要一环,ventilation跟换屋顶有一定关系,我会在下一部分的注意事项展开讲attic ventilation。这里只要注意ridge是专门的ridge cap shingles就可以了。挂壁contractors会为了省钱order普通shingles然后折叠成"ridge cap“装上去,千万要注意。

打扫卫生

所有东西都安装好了以后,就是最后的打扫卫生了,contractors会在你家四周视察一遍把碎片捡走,用磁铁吸走掉落的钉子,然后把铺上的布收好。这里你作为总工可以自己走一遍确认基本清洁,有后院有绿植的地方要仔细检查,因为你会时不时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钉子lol。如果家里有小孩的话检查用心点。

注意事项

Warranty on paper

前文有讲过warranty的类型,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关于materials的warranty一定找他要纸质版本的。例如我是用的Certainteed,我在工程结束后就跟contractor明确要求了这一点,然后他给我发了一个Certainteed网址让我填,最后我收到了厂家给我寄的纸质warranty。

Payment & Construction lien

关于付款:一般来讲你选好了quote并确定了contractor以后,他需要你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也有0% down的),然后尾款在工程结束后付清。基本上不收信用卡(或者有3%手续费),泥潭大佬们有很多大额消费经验分享,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关于lien:(这个部分我的理解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Contractors的流程一般是确认了和你的合作以后(signed the contract),他们就跟supplier订材料并且寄过来你家,他们是不会先付款的;所以supplier会在你的property上有一个lien。在你跟contractor付清尾款以后,contractor就有钱付supplier的材料+运输费了。但是!!黑心contractor也可能直接私吞该款项,然后supplier是不知情的,他们只知道你这一笔钱没付,就会出现像这位Reddit老哥一样的情况。最最稳妥的方案就是在付清contractor之前确认没有supplier lien against your property,但是这个在实际操作上不太现实,因为这需要contractor先垫付你的材料费,而他们一般是不会这么做的,所以你只能在选contractors的时候仔细甄别,找靠谱有信誉的。

Attic Ventilation

这个话题其实可以单独展开一个经验分享贴,但是它跟屋顶息息相关,所以我还是决定放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Attic ventilation其实跟换屋顶的工序是独立的,但是ventilation会直接影响你屋顶的寿命。想象一下一个密不透风的attic,夏天就像桑拿房一样,你屋顶上的沥青瓦片就会被烤,沥青融化并且粘在木板上;到了雨天,瓦片的泄水功能就会损失(因为沥青损失了/瓦片变形了),屋顶就会渗水。你也许会问,如果通风好,冬天冷怎么办?这就要靠attic insulation了,正如你家墙壁如果隔热好,寒气就会较少地透进来一样,attic隔热好,它通风也不会造成过多的热量损失。

Attic ventilation是有计算公式的,一般code会用1/150 rule(即以下公式):


intake area = roof area / 300

exhaust area = roof area / 300

以我家屋顶为例,屋顶面积是2800sqft,那么intake area就是9.33sqft = 1344sqin;exhaust同理。intake area就是通风流入的横截面面积,exhaust area是通风流出的横截面面积,屋顶通风设计一般是eaves入风,ridge出风。这里可以用GAF ventilation calculator(有一说一他家网站做得不错,要是产品像网站做得那么好就好了lol),需要注意GAF用的是1/300 rule,所以需要的横截面面积减半,但是现代通风设计都是往1/150甚至1/100看齐的,1/300是bare minimum。一般最佳的ventilation方案是intake = exhaust(balanced ventilation),但是如果房屋形状和结构受限,intake > exhaust是可以接受的,反之不然(如果有contractors告诉你exhaust > intake is OK because negative pressure will suck new air in,he doesn’t know what he’s talking about)。我的contractor就是这么瞎说的,但因为我毕竟是甲方,最终他还是得按照我说的来做。

Intake在屋顶最低点,exhaust在屋顶最高点这个是业界公认的法则,如果有什么开孔在attic中间或者屋顶中间,那么就需要把它封上,不然会影响通风系统的大循环(可以看GAF这个视频),入风太高或者出风太低会缩短循环路径,使某些部分不对流然后桑拿房。然后static venting一般也是比较推崇的,即被动通风,intake & exhaust开孔就可以。只有在形状和结构受限才会考虑用电动的装置增强对流。

Intake

Intake一般在屋顶的最低点,所以通常soffit vents or eaves rafter vents就是作为入风口。这些vent会有一个指标叫NFA (net free area)衡量有效的通风面积,你就用这个数来算算需要多少个这种开口。例如我家intake需要1344sqin,而一个soffit vent(类似的打个比方)提供20sqin NFA,那我就需要至少68个这样的vents。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些新型的intake vent是做在屋顶的面上的,一般在房屋没有soffit也没有rafter eaves的情况下,需要在屋顶较低处锯开一细长的线孔,然后安装一个叫intake smart vent的东西,可以看GAF这张图。屋顶低处的木板会被锯开一条缝,然后塞一个透气vent装置作为入风口。

我quote过的contractors有人推荐做这个,被我拒绝了,原因有两个:

  1. 尽量不开新的孔。屋顶的质量和开孔数成反比,理论上屋顶最好不要有任何孔洞(实际上不可能,毕竟有烟囱天窗之类的)。这个细长的缝虽然理论上不会漏水,但正如之前说过的ice dam的问题,万一下大雪,冰会从gutter开始往上长,一旦到了这个位置就会侵入木板进入attic,虽然我所在的PNW下暴雪概率很低但我不想冒这个风险。

  2. 我家是有eaves rafter venting的,这个contractor不愿意做纯粹是因为费工费时(他需要用锯子一个个rafter eaves锯开然后安装那种rafter vent),相比之下他站在屋顶那电锯两下切开一细长缝对他而言更方便。

这种intake vent我只会推荐给没有soffit没有rafter vent的房屋,否则就算加钱我也老老实实搞soffit or rafter vent。

Exhaust

Exhaust一般在屋顶的最高点,目前roofer比较喜欢推荐的是ridge vent,跟intake smart vent类似,但是是一整块塑料,两侧有通风孔,roofer会给屋顶ridge两侧切开俩细长缝,然后放上这个ridge vent,最后在ridge vent上铺ridge cap shingles。另外还有一种square vent,就是开个孔然后放在屋顶较高处。如果你家的屋脊比较长,一般roofer会建议用ridge vent,因为整体性比较好,这个我是同意的。因为exhaust vent无论如何你都得开孔,与其开N个方形/圆形孔,不如开两条细长缝,漏水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个ridge vent的工艺和实践都比较成熟,所以问题比intake smart vent要小。Ridge vent也有NFA,也是类似计算可以得知自己需要多长的开孔。一般roofer会给你切足够长度的缝,但是整个屋脊都铺上这个塑料ridge vent来达到美观效果(不然屋脊就会起起伏伏,怪难看的)

Permit

最后说一下permit,这个也是不同地区YMMV的,我说一下我所在的城市:如果仅仅是换瓦片但是不改变结构,是不需要permit的。什么叫改变结构?就是如果需要重做所有的decking,或者wood truss。这个地方可能会有一个小坑,就是你不铲除现有屋顶之前你是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重做所有decking的。所以如果追求保险的话,一般建议还是申permit,roofing permit比较容易通过。不申其实问题也不是很大。

Maintenance

之前说过Shingles上的芝麻会掉,任何摩擦都会造成磨损,所以日常维护尽量减少洗刷(严禁power wash,哪怕是说什么low pressure power wash,天王老子你也别让他上去),我的contractor就直接跟我说你要是power wash了你的warranty就废了。屋顶如果落叶较多,可以用leaf blower吹(注意注意是从上往下吹,别逆鳞了),如果会长青苔可以考虑用一些zin-based moss treatment。

后记

分了三天码字,总共码了将近6个小时,终于码完了……一家之言,全程手写。码字不易,请多多理解。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搞到心仪的屋顶,安心用上30年以上!有什么疑问的请留言,楼主如果有了解的一定会回复,谢谢:pray:**

128 个赞

沙发
__

1 个赞

mark

1 个赞

mark一个,等完工支持楼主冲肽

1 个赞

谢谢耐心等待,终于写完了,可能会有点长,希望有用 :grimacing:

支持一下,之前quote solar顺便quote了roof,便宜到吓人,看了你这个马上去看是什么牌子的,GAF Timberline hdz :yaoming:

1 个赞

多此一举,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做就行了。你讲了半天也没有讲到关键问题,你应该总结一下到底每尺多少钱属于便宜。

确实,他家contractors在我这个区域分布是最多,感觉GAF宣发投入不少。如果便宜很多又是Master Elite + Golden Pledge warranty的话其实可以考虑的。

一看就是没被坑过的 :yaoming:
就算找评分最好的最贵的也不能保证质量

1 个赞

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做这句话没毛病,但是做事的精细程度决定工程质量。如果追求质量的话,不监工那就只能相信别人的良知了,我佩服你对陌生人的信任,但我的性格是trust but verify。和contractors的交谈我也大概知道他们的水平,监工还是有必要的。

每尺多少钱算便宜这个跟地区有关系,而且跟你用的材料,屋顶结构复杂度有关系,没有办法给准确数值。如果这么在乎价格的话还是建议多quote几家选最便宜的就行了。

3 个赞

如果只是需要大概报价,google一下就有,搜索average roof replacement cost per square foot in XXX area,我所在的大西雅图地区是$6-8,大差不差,您就盯着$6或以下找吧。

看到楼主提到certainteed,就想到了之前在他家母公司实习的日子。这公司的产品应该是还行的 :joy:

1 个赞

咋就韭菜了?我是推销啥了,ta是被割了还是咋了?分享信息而已,要是觉得班门弄斧,欢迎整个专业的来,期待你的分享和真知灼见。

3 个赞

话说tiles的会贵很多吗?我看好一点的房子很多都是tiles而不是shingle,我买的房子是tiles,现在三十多年了看起来好像还行,至少没漏。周边邻居新装修的用的都是shingles

您有什么高见,我们来听听

1 个赞

房顶的材料就和车一样,现在都差不多,抛锚的很少了。奔驰和马自达有什么区别?而且换房顶需要有照的人去拿permit,不然白换了,保险公司不认。根本就不需要研究材料工艺啥的,换屋顶你就根据自己的预算去找人换就好了。

楼主写的很详细,对不对我是不懂的,哪怕看了楼主这么详细的内容让我去换屋顶我照样两眼抓瞎只能找个小区里口碑好的contractor然后100%信任,毕竟确实不是自己的专业,而且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盯着看,真是做题家的忧伤

如果我有这个研究一下这篇文章就可以监工挑人的本事,那我就自己开个roofing company找劳模一起外包做生意了

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有的钱真的是要让别人赚的

2 个赞

我看的地方,city code写明了不给用metal roof :yaoming:

这帮B人怎么老喜欢破烂房

lz 写的很详细,今天正好开始换屋顶,很多地方深有同感。

不过像lz研究的这么详细的不多见,很多时候装修+reroof一起的话,这么多细节顾不过来,结果就是找几个靠谱的 contractor roofer quote 一下,然后挑一个做了。

本人在湾区,我 quote 了10 家左右,发现用 GAF,Malarkey 和 Certainteed 的都有,大部分都是 GAF 的。原因可能是这边气候相对温和,GAF 能满足需求了。虽然各种品类都有,最终价格大差不差,说明人工是project的一大部分,用什么品牌都是可以协商的,有些 gc 是都能做的

4 个赞

我觉得你是在行内人的角度,但是在我们屋主看来其实contractor和contractor差别挺大的。
换屋顶我不懂,换空调我就太了解了,就算有permit工作也会做的一塌糊涂。因为汽车是标准化产品但是很多房子的工作是非标准化的。permit只是最低要求,就算有permit也不一定会好好干活,而且每个人的需求不太一样我觉得选工程队和研究材料还是很有必要的。楼主quote十几家价格差别特别大就能说明问题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