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久键盘贴 感觉泥潭没有特别古老的客制化大神 于是斗胆写一篇101给感兴趣的坛友入门
利益相关:前键圈从业者 aka 噶韭菜的韭菜 已退烧很久,可能部分信息过时或者错误,轻喷
disclaimer:这篇帖子不会,不是,也不能教你怎么选键盘
0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5202年了,客制化机械键盘这个词和本贴提到的东西 aka 后现代键圈 已经有极其巨大的偏差了 因此必须要先下个定义,究竟什么是“客制化” “机械” 键盘
传统上来讲,客制化指的是有别于量产的,小批量,高度定制型键盘;相较于量产型只能选外壳颜色来说,客制化的SKU往往非常多:一般可选颜色和表面处理工艺,可选配重材料,可选铭牌等。从可玩性角度来讲,客制化键盘往往不带轴不带键帽,以裸套件的形式出售再由客户自己组装,而量产往往会以开箱即用的目的强行塞你一套可能没那么吸引你的轴帽。从现在来看,量产和客制化事实上有非常大一部分重叠(卖到车床车冒烟的Rainy 75 和各路CNC量产铝坨坨),因此客制化这个词基本上已经失去他本来的意义。本贴讨论的一般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客制化 aka 氪智化
机械键盘的“机械”一词来源于机械开关 aka 轴体,狭义上来讲光轴磁轴都不算作“机械键盘”,因为他们的触发方式都是非机械的,PCB需要增加霍尔元件或者光眼做为感应装置;而joy-con反而算作机械的,毕竟锅仔片也是微动开关;我更愿意将我们现在使用的键盘称为轴体式或模块化键盘,从IBM的曲蹲结构键盘和Cherry的机械轴体起,将轴体视为一个单独的分体元件的思想奠定了如今追求声音,手感,回报率的基础,而这是薄膜和静电容键盘从结构上就无法触及的领域。当然,我们还是按照祖宗之法叫这玩意机械键盘吧
未完待续,先放个目录在这想到啥写啥
1 配列
键盘布局是一切使用习惯和键盘结构的基础。
按尺寸分,常见的有100%(104/108键)aka 全尺寸
80%(84/87键)aka TenKeyLess
75%(75键左右)
65%(65键左右)
其中,65%和75%以其方向键向左嵌入主键区,压缩Shift和Ctrl长度为主要特征,也可以称为紧凑型排列;而相对小众的60%(例如Wooting)和70%指的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松散型排列:
有些人觉得65%还不够紧,将Shift行左移0.25U后挤出了比较反直觉的左移64配列:
当然,这些配列看起来就很反人体工学 ,因此出现了一些针对人体工学做出改良的特殊配列,比如之前比较火的以两个B键为特征的Alice配列:
和比较古早的分体式键盘ErgoDox:
2 外壳和结构
3 PCB和定位板
4 声音措施
5 轴体,润滑和灯
6 键帽
7 周边
99 黑话合集
U:Unit,以一个字母按键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1U)来区分不同键帽的长度;精度为0.25U(每个键帽长度都是0.25U的整数倍)。1U的物理长度是3/4 inch。
TKL:TenKeyLess,没有数字区的键盘配列
WKL:WinKeyLess,取消Win键的主键区配列
HHKB: Happy Hacking Keyboard,取消Ctrl键的主键区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