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火的tiktok 就是 中国工厂现场直播,爱马仕等法国包除了最后一道贴牌工序,其他都是made in china。火遍全球。
所以 爱马仕等到底是不是 made in china, 贴牌法国?
- 是 made in china
- 不是
- 不知道
- 都有可能
- 这种视频你都信?
- 早就知道了啊。
正方
反方
正经的新闻报道
本周最火的tiktok 就是 中国工厂现场直播,爱马仕等法国包除了最后一道贴牌工序,其他都是made in china。火遍全球。
所以 爱马仕等到底是不是 made in china, 贴牌法国?
正方
反方
正经的新闻报道
是的我证明,我就是那只birkin
我只知道有个搬运丑闻,欧盟监管机构抱怨made in italy不实宣传之后奢侈品公司从温州进口了流水线工人到意大利,然后位于意大利的中国员工工厂又弄出了modern slavery丑闻。
爱马仕的订货周期不大像中国制造的效率吧(也可以说是饥饿营销就是了)
made in xxx似乎只需要看工序的最后一步就行了,哪怕只是放进包装盒那一步,之前的都可以算成原材料/加工。这个产地纯粹是根据关税的定义。
大牌就是给中产/富人装逼用的status symbol,东西也就那么回事。真的需要status symbol不如买个假的,用起来不心疼。
很多所谓美国制造的民用军工产品也一样(比如一些光学瞄具、枪械配件,中国制造完了拿到美国装配/贴牌)。
当然不是啊!Hermes在国内没有代工
所有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牌,但凡是写了Made in Italy,产地在意大利Prato的,都是中国工厂代工的,工人都是中国人。典型的Made in Italy,Made by Chinese
品牌商对代工厂有要求的,必须要有意大利本地合伙人,只和本地合伙人签合同,工厂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人(你懂的吧?)
成本价就是终端零售价直接去掉一个0
Birkin/Kelly这类的,不存在技术壁垒,如果硬说有技术壁垒,那就是五金和打版师傅。中国做的肯定要控制成本,不会大价钱在五金上。皮料是可以直接找同一家供货商订货的,包括那个线(法国Au Chinois麻蜡线),都能买到,又不是特供,不然独家供应,供货商肯定会饿死。打版请高薪请意大利的师傅去中国(不要小看打版师傅,决定成败的,连法国的品牌都找意大利人做打版,这个真的是独一家)
欧洲这些工厂每年都有学徒的,培训出来的学徒也都以在Hermes/Chanel之类的工作室上过班为荣,包括自己后期创业的时候,也会拿这个做卖点(比如某个美国C开头的小众皮具品牌)
这些奢侈品,大家不就是买的一个牌子用来装逼用的吗?
价格不高怎么隔离用户,都用淘宝那些物美价廉样式多多谁都买得起包包还怎么装。
Hermès很烦人,网站浏览/买多了IP地址还会被拉黑
可能不是贵妇不太能get到它家出品的审美,个人看来不如Chanel甚至LV
可以make in 三元里皮具市场
不可以,如果你这么想,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因为我也曾经这么天真的想过,然后和朋友说创业,中国生产,拿到欧洲贴牌,这多划算,赚翻(对,那三个词确实是敲门砖),因为朋友是在Prato做服装的,和我说以前是有人这么操作,但是被查了,罚了一笔巨款!现在对Made in France / Made in Italy有极其硬性的指标了。
有意思,不过可能仅仅针对这些特殊商品而言法规里的各项指标较硬,其它类型的产品估计会随便一点?
我印象是从原料产品得有实质性的转化才可以被视为产品生产地,光贴牌是不行,至少得把皮料组合起来成一个包这种关键工序吧。
话说回来,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品牌溢价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技术门槛,不同行业里的所谓奢品大牌,有的是确实独特技术或者质量更好(即使只是略好一些,但边际改善本就很难)。那么付出品牌溢价是可接受的。但如果质量相当只是为一个品牌名字的商誉付出极大溢价在我看来就很不理智,而服装产业就是重灾区。当然具体也分,比如巴宝莉的风衣围巾这些主打的品牌核心,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拖鞋玩具垃圾桶等等),同样支付溢价但前者我可以接受但后者就不行。
我咋觉得对爱马仕而言,贴牌才是最“有实质性的转化”。
“皮料组合起来成一个包”这道工序感觉不是那么的关键。
do you even know what ur talking about lol
food is a horrible example
我写错了。那一句“香槟/气泡酒也类似。”是形容上面一段话的。我想说的是香槟也跟大牌一样,靠人为制造稀缺来收割用户。
this is true
额外聊点其他的,你可以说大牌是智商税,对,对于绝大部份人来说,那就是智商税,「性价比」巨低。但你有没有想过,大家眼里的「奢侈品」,对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些有钱人来说,那就是「日常消耗品」。
很多奢侈品一方面非常善于营销,善于storytelling,但另一方面,又做着「手艺传承」的事情。比如某羊绒品牌,在被收购之前,在「烂大街,妇孺皆知」之前,对原料/手工是有偏执的,可以说是变态的程度。现在全球的羊绒的原料,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内蒙古,在该品牌找中国供货商之前,内蒙古的牧民是根本不会细致区分羊绒的,说服牧民将不同的羊绒分开收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N年)和金钱的(得让牧民知道优质的羊绒能卖高价钱,但是要单独分开)。因为也只有这些奢侈品牌能花的起价钱去收购。国牌鄂尔多斯的华丽转型也是得益于此。
再比如Hermes当年的亲儿子「上下ShangXia」(可惜中国市场不买账),那些东西,很多真的是可以到「非遗」的地步。没有这些奢侈品牌,很多手艺都会失传,不止中国,欧洲也有很多手艺在消亡。
只是消费价值观不同
泥潭买个2000块钱的显示器
一般人估计也觉得what the fuck
你可以说一个提升有硬性指标另一个虚无缥缈
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讲也可以是marginal utlity趋近于零
有无挂壁高仿?疯狂喜欢
2000就能买到,太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