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一位消费者对 Ziploc 母公司 S.C. Johnson 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其“微波安全”“冷冻安全”宣传涉嫌误导。科学研究显示,这类塑料袋在加热或冷冻时会释放大量微塑料,长期摄入可能影响心血管、神经和生殖健康,儿童风险更高。但企业否认产品有害,称按说明使用是安全的。
问了下 AI,加热危害比较大(但是一般加热的人不多?),冷冻释放的微塑料不算太多,然后发现瓶装水和奶瓶危害更大
指标 | 瓶装水 (PET瓶) | PP 奶瓶 (配奶 70 °C) | Ziploc 冷冻 (–20 °C) |
---|---|---|---|
一次典型释放量 | 110 000–370 000 颗 L⁻¹ (NPR, PNAS, Business Insider) | 1–16 × 10^6 颗 L⁻¹ (NPR, Food Packaging Forum) | 10–200 颗 L⁻¹ (单冻) (ScienceDirect, ScienceDirect) |
高强度工况 | 开瓶磨损 + 空气 → +10² 颗/次 (ACS Publications) | 消毒+摇晃 → 至 5.5 × 10^7 颗 L⁻¹ (Phys.org) | 30 次冻-融 → 2 000–12 000 颗 L⁻¹ (ScienceDirect) |
纳米粒比例 | ≈ 90 % <1 µm (Time, Health) | “万亿级”<1 µm (Phys.org, WIRED) | 数据有限,<1 µm 估计 10–20 % (ScienceDirect) |
接触人群 | 各年龄 | 0–12 月婴儿(高摄入/体重) | 全龄,但以高频冻-融用户为主 |
关键健康通路 | 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穿透血-脑屏障 (PMC, Nature, PMC) | 同左 + 早期发育脆弱(肠屏障未成熟、快速细胞分裂) (The Lancet, PMC) | 长期慢性累积、添加剂迁移 (抗氧剂 1010 等) (Food & Wine, SpringerOpen) |
总体危害等级 | 中 | 高 | 低-中 (视使用频率而定) |
(以上表格为 AI 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