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ploc 集体诉讼:加热或者冷冻释放大量微塑料

https://topclassactions.com/lawsuit-settlements/lawsuit-news/ziploc-bags-containers-not-safe-for-microwave-or-freezer-use-class-action-lawsuit-claims/

加州一位消费者对 Ziploc 母公司 S.C. Johnson 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其“微波安全”“冷冻安全”宣传涉嫌误导。科学研究显示,这类塑料袋在加热或冷冻时会释放大量微塑料,长期摄入可能影响心血管、神经和生殖健康,儿童风险更高。但企业否认产品有害,称按说明使用是安全的。

问了下 AI,加热危害比较大(但是一般加热的人不多?),冷冻释放的微塑料不算太多,然后发现瓶装水和奶瓶危害更大 :clown_face:

指标 瓶装水 (PET瓶) PP 奶瓶 (配奶 70 °C) Ziploc 冷冻 (–20 °C)
一次典型释放量 110 000–370 000 颗 L⁻¹ (NPR, PNAS, Business Insider) 1–16 × 10^6 颗 L⁻¹ (NPR, Food Packaging Forum) 10–200 颗 L⁻¹ (单冻) (ScienceDirect, ScienceDirect)
高强度工况 开瓶磨损 + 空气 → +10² 颗/次 (ACS Publications) 消毒+摇晃 → 至 5.5 × 10^7 颗 L⁻¹ (Phys.org) 30 次冻-融 → 2 000–12 000 颗 L⁻¹ (ScienceDirect)
纳米粒比例 ≈ 90 % <1 µm (Time, Health) “万亿级”<1 µm (Phys.org, WIRED) 数据有限,<1 µm 估计 10–20 % (ScienceDirect)
接触人群 各年龄 0–12 月婴儿(高摄入/体重) 全龄,但以高频冻-融用户为主
关键健康通路 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穿透血-脑屏障 (PMC, Nature, PMC) 同左 + 早期发育脆弱(肠屏障未成熟、快速细胞分裂) (The Lancet, PMC) 长期慢性累积、添加剂迁移 (抗氧剂 1010 等) (Food & Wine, SpringerOpen)
总体危害等级 低-中 (视使用频率而定)

(以上表格为 AI 生成,仅供参考)

4 个赞

感觉每天看这些东西我都会担心到底是明天死还是后天死 :yaoming:
然后就摆烂了
告成功了有钱拿吗 :troll:

6 个赞

朝讹大公司,夕死可矣
:troll:

1 个赞

Microplastics 的危害的证据还不够solid

2 个赞

所以喝上干净水的挂壁方法是买个brita这样的过滤水壶吗?

brita没用 ro吧

用了这么多年没加热过。。。也没想过
冷冻倒是。。。

万万没想到冷冻也emmmm…

一眼顶针鉴定为吃饱了撑的

冷冻为什么会释放啊?
加热感觉很好理解

之前看资料说微塑料还要再具体细分颗粒度大小,现在是所有的大小等级的影响都不明吗?但是要等到solid会不会太迟了。

冷冻这个是来搞笑的么…隔壁加热的是10^6,这边10-200是怎么数出来的…你蹭一蹭塑料释放的估计就不止这些了…

「大量」 :yaoming:

你猜ro系统里直接跟水接触的部件有没有可能也到处都是塑料 :yaoming:

又可以增加GDP了

基本上只敢把PP5的拿进微波炉

amazon APEC RO系统,找个五级的,便宜点的就好。 记得是带桶的,不需要上那些fancy的又用电的交智商税。耗材系统一年成本大约几十刀,比买瓶装水便宜,如果用量多,比brita其实也便宜。
拿走不谢

3 个赞

冷的时候 塑料被变得brittle

1 个赞

买 zerowater吧 就是滤芯贵了点

所以从来没买过costco那种成箱的瓶装水。。都不知道之前有没有被暴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