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ve 创始人可能十年心血付之东流

最近看到消息,Lloyds 银行正在以1-1.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 Curve。这个价格甚至低于 Curve 在2023年 C 轮融资时的1.33亿英镑估值,投资人损失惨重。

当年 Curve 刚出来的时候,可以说是欧洲羊毛党的狂欢。可以把 AmEx 卡绑定到 Curve 上,ATM 取现都算 purchase,简直是神器中的神器。可惜好景不长,AmEx 三个月就断了合作,后来2019年短暂复活了36小时又被砍,真是一场闹剧。

现在想想,Curve 创始人 Shachar Bialick 着实有点惨。从2016年开始折腾,整整十年。公司总共烧掉了超过2亿英镑的投资,结果现在可能要以不到一半的价格贱卖给 Lloyds。更悲剧的是,根据文章透露的信息,由于后期融资时给投资者的优先清算权条款,部分投资者可能有100%保本的保障,这意味着创始人不仅一分钱拿不到,甚至可能还要倒贴钱给这些投资者!十年青春不仅全部白费,还可能负债累累。

对于我们这些用过 Curve 的坛友来说,虽然后期各种限制,但不得不承认确实薅了不少羊毛。现在Lloyds收购估计也就是看中了一些技术,想趁着欧盟的开放规定,绕过 Apple Pay 的手续费。Curve 这个品牌估计是要彻底消失了。

一代神卡即将落幕,创始人的结局有点凄惨。

3 个赞

社会就需要多点赚不到钱就为了公益的startup
他家跟bilt都是fintech的瑞幸

9 个赞

十年前出来的时候就不看好。羊毛党喜欢的东西没一个好结局的

9 个赞

Kasheesh? 說真的,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他們的盈利模式。

1 个赞

:yaoming: 看不明白Curve的盈利模式,所以本质上不是资本击鼓传花吗

小创比的是讲故事和背后老板的忽悠能力 :yaoming:。fintech里面一开始疯狂撒钱的小创多如牛毛,最后大多都销声匿迹了。能活下来的大多数是背景硬且跟华尔街有交易的,能够烧钱烧到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金融应用比如robinhood/sofi。

我已经在楼里说了很多次了。。。

Kasheesh 的reward 看来要赶紧用掉了 :joy:

借楼问一下,现在欧洲的curve还有好用的场景吗?之前可以直接ppbp,不能ppbp之后就不知道怎么用了:joy: